一、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蔡襄的( )是对陆羽《茶经》的发展,是我国茶文化史上又一部举足轻重的文献。尤其是其所反映的美学思想,使该著成为一部很有特色的茶艺之作,标志着饮茶提升到了更为艺术的程度。
A. 《茶录》
B. 《茶法易览》
C. 《荈茗录》
D. 《述煮茶泉品》
2. 下列茶书中,出自宋徽宗赵佶之手的是( )。
A. 《大观茶论》
B. 《茶法总例》
C. 《北苑煎茶法》
D. 《茶谱》
3. 茶树的无性繁殖在一定范围内开始得到重视和推广是在( )。
A. 宋代
B. 元代
C. 明代
D. 清代
4. 中国饮茶的习俗可谓源远流长,在( )时已普及南北。
A. 隋代
B. 唐代
C. 宋代
D. 明代
5. ( )不但提出了茶园只宜间种“清芬之品”的要求,而且开始注意茶园生态,并最早提出了上有荫、下有蔽的多层立体种植的构想。
A. 《四时纂要》
B. 《茶解》
C. 《物理小识》
D. 《茶谱》
6. 中国茶最早进入的国际市场是( )市场。
A. 美洲
B. 澳洲
C. 欧洲
D. 非洲
7. 清代后期我国茶业曾一度飞跃发展,此时的发展是以( )为主的。
A. 绿茶
B. 红茶
C. 黑茶
D. 白茶
8. 傣族居住在我国的澜沧江畔,孔雀之乡。那里的环境造就了傣族独特的:( )。
A. 三道茶
B. 花茶
C. 奶茶
D. 竹筒茶
9. 雨前龙井是指采摘于( )之前的龙井茶。
A. 谷雨
B. 秋雨
C. 春雨
D. 大雨
10. “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是( )的饮茶说法。
A. 汉族
B. 白族
C. 回族
D. 藏族
二、多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 下列茶书中,现存的有( )。
A. 《述煮茶泉品》
B. 《茶法易览》
C. 《品茶要录》
D. 《建安茶记》
2. 宋代民间饮茶风尚得到广泛普及的原因有:( )。
A. 上层社会嗜茶成为风尚
B. 商品经济的高度繁荣
C. 宋朝最高统治者的大力推动
D. 茶馆、茶肆、茶坊兴起
3. 饮茶风俗日益向中下阶层普及,下列作品可以体现茶文化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角落的有:( )。
A. 《议茶法》
B. 《玉壶春》
C. 《梦梁录》
D. 《大观茶论》
4.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陆羽《茶经》未谈及建茶,周绛著作专述建茶,所以名《补茶经》。
B. 按现代科学的制作方法,茶叶不宜掺杂“珍果香草”,否则茶的真香易夺去。
C. 茶味与产地、水土、环境等有密切的关系。
D. 《茶录》的书法既是蔡襄书法艺术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小楷书法艺术的范本。
5. 明清时代饮茶之风的时代特点是:( )。
A. 茶馆饮茶
B. 采茶
C. 品茶
D. 讲茶
6. 明清古代茶书和传统茶学得到兴盛和繁荣,其原因有( )等。
A. 印刷业的发达
B. 书商的活跃
C. 茶叶生产技术的发展
D. 社会对茶的需要增加
7. 下列属于宋代的茶书有( )。
A. 《北苑茶录》
B. 《茶书总目提要》
C. 《荈茗录》
D. 《述煮茶泉品》
8. 回族同胞认为喝罐罐茶的好处有:( )。
A. 祛病魔
B. 助消化
C. 提神
D. 保健康
9. 藏族同胞们将茶作为必备品,藏民们饮用的茶主要有:( )。
A. 酥油茶
B. 花茶
C. 奶茶
D. 清茶
10. 元明清时期,饮茶更加简单化。属于民间“俗饮”的有:( )。
A. “吃茶”
B. “下茶礼”
C. “献茶”
D. “支茶”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现所见蔡襄《茶录》的版本主要有北宋拓本、南宋拓本和古香斋拓本。
A. 错误
B. 正确
2. 陆羽在《茶经》中称饮茶器具为“茶具”,而将采茶制茶用的器具称为“茶器”,这种称呼一直沿袭到北宋。
A. 错误
B. 正确
3. 明末清初是我国茶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传统茶文化发展渐渐停滞,辉煌的茶文化逐渐衰落。
A. 错误
B. 正确
4. 宋徽宗热衷于饮茶、品茶,还亲自撰写《大观茶论》,其中就记载有:“人家每日不可缺者,柴、米、油、盐、酒、酱、醋、茶。”
A. 错误
B. 正确
5. 蒙古族游牧民多以牛羊肉及奶制品为主食,在饮茶方面喝的是砖茶煮成的咸奶茶。
A. 错误
B. 正确
6. 宋代北苑的贡茶历经了一个由少到多,由简到繁的过程。
A. 错误
B. 正确
7. 北宋名臣叶清臣于景佑三年在请弛茶禁奏疏中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办法,促成了嘉佑四年的茶法通商。著作今存有《补茶经》。
A. 错误
B. 正确
8. 在宋代有关茶事的艺文创作中,蔡襄的《茶录》因内容专业化与开拓性以及艺术的精美而独领风骚。
A. 错误
B. 正确
9. 关于福建茶的宋代专著完整流传下来的有六部,唯有黄儒所撰《品茶要录》就茶的采制弊端的阐述最为详尽。
A. 错误
B. 正确
10. 壶泡法萌芽于中唐,形成于明朝中期,盛行于晚明、清及民国时期。
A. 错误
B. 正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