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地址:点击查看本课程最新任务列表用户购买价格:3金币 本套试题答案购买后显示 购买本答案
【上面答案为下列试题答案,请核对试题后再购买】www.botiku.com零号电大
案例题计分(三选一)
项目 | 具体内容 | 活动主题 | “材料成本差异长期挂账牵出偷税大案 ”案例分析 | 活动任务 | 你在学习和工作实践中是否思考和观察过材料成本差异是如何影响财务成果的?材料成本差异及相关内容的其他审计程序与方法是怎样的? | 预备知识 | 购进与付款审计 | 活动要求 | - 发布一个主题帖(6分),有效字数(即去掉“你好”、“谢谢”之类用语)不得少于100字。
- 评价两位及以上同学主题帖,从主题帖是否紧扣主题,是否按老师提出的发帖要点回答问题,内容是否科学、正确角度进行评价(4分)。
本课程共三个计分案例分析,选择性完成一个即可。若学有余力也可都完成,取最高分。
|
案例分析
完成第5-7章计分“案例分析”中的1次
案例分析1
JN 公司的销售舞弊
一、案例资料
JN 公司成立于 1999 年 11 月,是一家有线数字电视企业 , 公司产品涵盖 : 数字电视前端系列设备, 有线电视双向网络设备, 数字电视运营 支撑系统,数字电视增值 业务平台以及门类齐全的数字电视机顶盒。JN 公司于 2009 年 10 月成功登陆深交所创业板。 2015 年 6 月 JN 公司及实际控制人周××收到中国证监会的《调查通知书》,因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证监会决定对公司及周××立案调查。JN 公 司在 2015 年 8 月 31 日发布了一项惊人的公告,公告称合并资产负债表项目中,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调减了 31 433.13 亿元。这意味着 JN 公司 2014 年及以前年度累计虚增净利润金额高达 31 433.13 万元。2016 年 1 月 18 日,JN 公司又发布自查报告,承认财务造假。其中,2014 年度的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其他非流动资产、未分配利润、净利润等多项财务指标合计调整金额接近 12 亿元,调整后的报表已经面目全非、惨不忍睹。JN 公司销售与收款循环暴露出很多问题。
(一)虚增货币资金
根据 JN 公司披露的以前年度重大会计差错更正与追溯调整公告,对货币资金余额的调整也是 JN 公司此次财务造假被揭 露后进行调账的主要科目,在原始的 2014 年报中,该公司期末货币资金余额高达 34 523.39 万元,而调整后仅为12 428.85 万 元,调减金额高达 22 094.54 万元。回顾 JN 公司原始 2014 年报中披露的货币资金构成,其中存有很大的疑点。在 JN 公司虚 假披露 2014 年末的 34 523.39 万元货币资金中,包含了两笔受限制的货币资金,是该公司“收到成都国通信息产业有限公司往来款,以本公司为申请人,以成都国通信息产业有限公司为受益人向招行成都分行开具的金额分别为 4 000 万元(信用证号 M280038389)和 3 500 万元(信用证号 M280038310)的信用证两份。”JN 公司与国通信息之间的往来款、信用证开具等资金 流转行为,毫无商品购销作为支撑,JN 公司有可能与国通信息联手套取信用证保证金,进而实施虚增货币资金的财务造假行为。
(二)虚增收入和净利润
根据 JN 公司发布的公告,其 2014 年度合并利润表营业收入由 55 822.95 万元调减为 52 789.77 万元,当期虚增营业收入 3 033.17 万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由 2 577.28 万元调减为 646.16 万元,当期虚增净利润 1 931.11 万元。从其分期付款方式可知,JN 公司与南充鸿业广电公司的合同中表明,南充鸿业广电公司以相当于银行贷款利率 3 倍的利率与 JN 公司签订分期付款合同,背后的原因就是虚增收入。
(三)应收账款疑点重重
JN 公司在 2013 年的年报里写到 :“公司与四川省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于 2014 年 4 月 21 日就《南充数字电视 整体转换运营合作协议》及补充协议终止事宜进行确认,并最终签署《终止协议》,确定 2013 年以及 2014 年以后都无法收回约定的收视费分成款,公司对长期应收款余额全部核销,因此 减少 2013 年度利润总额 6 209 元。”6 209 万元的利润说不见就不见了,损失的原因居然是合同履约方由“南充市鸿业广播电视网络传输有限责任公司”整合变更为“四川省有线广播电视网 络股份有限公司南充分公司”,该《终止协议》反应出 JN公司在应收账款环节存在重大问题。
二、问题分析
JN公司的舞弊手法没有什么高明之处,但也确是现实中所存在的较为典型的销售舞弊形态。请结合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审计程序与方法,谈谈你对这个案例的理解。
案例分析2
材料成本差异长期挂账牵出偷税大案
一、案例资料
审计人员在审查一家国有中型纺织企业时,了解到该企业的原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审查初始,厂长汇报情况时说:“虽然原材料价格在被检查年度的上半年大涨了30%,但由于我们厂此前已购进了大量原材料,所以,原材料价格上涨对我们厂影响不大。”事实果真如此吗?待审查后却发现该企业的利润还是下降了20%多,遂询问财务处长为何不一致。财务处长说原材料价格上涨怎么能不对利润产生影响呢?财务处长认为厂长不懂财务,此问题还是以财务上的解释为准。问题果真如此简单?审计人员心里泛起了嘀咕,决定重点加强对原材料及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检查。
审计人员发现,原材料棉花在被检查年度期初的实际库存成本为3200万元,其中计划成本为2650万元,材料成本差异为借方余额550万元,而至被检查年度末,棉花的计划成本为950万元,材料成本差异为借方余额170万元,说明该厂全年度耗用了期初库存的低价棉花1700万元(计划成本),即使按照棉花价格在被检查年度均衡上涨的情形估算(生产领用棉花也均衡),因使用低价棉花至少也应该给该厂产生300多万利润。于是,审计人员又请财务处长予以解释。处长说,这虽是增利因素,但由于产品价格上涨滞后,产品价格的上涨幅度未能消化原材料价格的上涨,由此产生的减利因素不仅抵消了库存低价原材料带来的利润,而且下半年少数月份还出现了亏损,最终使得全年度利润也大幅下降。财务处长如此解释,似乎不存在问题。然而,审计人员继续分析后发现,该企业多年以来都是实际价格高于计划价格,材料成本差异也一直是借方余额,虽然被检查年度棉花的计划价格没有发生变化,但由于棉花的实际采购价格大幅上涨,所以,年末库存棉花的材料成本差异率应该是比年初的差异率更高才合乎情理。但是,棉花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的核算情况反映其差异率并未提高,反而是由年初的20.75%(550万元/2650万元)下降为年末的17.89%(170万元/950万元),这就又出现了矛盾。审计人员再次请财务处长予以解释,财务处长这次无言以对,只是搪塞了一句“可能是材料成本差异计算有误”。于是,审计人员对该企业包括棉花在内的三大原材料账户相应的材料成本差异按照逐月滚动加权平均的方法重新进行了计算,最终发现该企业的这三大原材料在被检查年度共多结转材料成本差异409万元。
最终查明,该企业针对原材料涨价的情况,按照留有余地、以丰补歉的思路,决定把低价库存原材料带来的利润留到以后年度慢慢消化,所以,在领用原材料时,没有按规定结转材料成本差异,而是在以账面按逐月滚动加权平均法计算的差异率结转材料成本差异的同时,每月再故意多结转一部分借方差异,最终使得账面的差异率不但没有因原材料价格的上涨而提高,反而逐月下降,最终形成多转原材料成本借方差异409万元,不但虚增了企业产品的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同时还降低了被审查年度企业的会计利润和计税所得额,并且偷逃了企业所得税。
二、问题分析
请同学们结合本章知识点分析,该企业是如何运用材料成本差异来调节利润的?审计人员又是通过什么审计程序与方法发现问题的?
案例分析3
德勤在科龙生产与费用循环审计中的失误
一、案例资料
2005年5月科龙危机爆发。当年8月2日公布的《关于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涉嫌证券违法违规案件调查终结报告》指出,科龙在2002年至2004年3年中分别虚增利润1.1996亿,1.1847亿和1.4875亿元,其所使用的手段包括,虚构销售收入、少提减值准备等。此后,这一危机逐渐演化成其审计师事务所德勤的危机。证监会委托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对德勤的审计工作进行调查。到2005年底,该调查结束,最终认定在对科龙的审计过程中德勤存在审计程序不充分、不适当和未发现科龙现金流量表重大差错等主要问题。具体包括五个方面的问题,此处我们只看两个与生产与费用循环审计的问题。主要有:
一是德勤对科龙电器存货及主营业务成本执行的审计程序不充分、不适当。德勤对科龙电器各期存货及主营业务成本进行审计时,直接按照科龙电器期末存货盘点数量和各期平均单位成本确定存货期末余额,并推算出科龙电器各期主营业务成本。德勤在未对产成品进行有效测试和充分抽样盘点的情况下,通过上述审计程序对存货和主营业务成本进行审计并予以确认,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它违反了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中的技术推测原则。后来专业人士分析,主营业务成本是科龙电器的账上数字,绝不能由会计师事务所通过倒轧自己计算出来。如果这样操作就相当于会计师是在自己给科龙作账,这是匪夷所思的。德勤显然混淆了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按照审计准则,会计师倒轧出的应该是进入主营业务成本中的各项成本,如,直接人工,原材料等;还有各项费用,如水电费等各种制造费用;并与存货变动表和利润表中的各种费用进行匹配。
二是德勤在存货抽样盘点过程中缺乏必要的职业谨慎,确定的抽样盘点范围不适当,执行的审计程序不充分。德勤在年报审计过程中实施抽样盘点程序时,未能确定充分有效的抽样盘点范围,导致其未能发现科龙电器通过压库方式确认虚假销售收入的问题。实际上,科龙电器在底账上虚构出货记录,上述存货仍然封存在仓库中,只是将账面数量结存为零。
二、问题分析
请结合生产与费用循环的审计程序与方法,分析生产与费用业务中有哪些舞弊形式,该如何应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