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课程地址:点击查看本课程最新任务列表
用户购买价格:3金币 本套试题答案购买后显示 购买本答案 【上面答案为下列试题答案,请核对试题后再购买】www.botiku.com零号电大 测试中道随机题是从以下题库中抽取的,,请按题目关键词查找(或按快捷键Ctrl+F输入题目中的关键词,不要输入整个题目) 眼外肌包括:内外直肌、上下直肌和睫状肌。 A. 对 B. 错
高度远视散光,应在幼儿期尽早矫正,避免形成弱视。 A. 对 B. 错
视力代表着视觉功能,可以反应被检者视觉功能的好与差。 A. 对 B. 错
调节反应为+1.50D,提示该患者调节滞后 A. 对 B. 错
视网膜有向对侧空间投射的特征 A. 对 B. 错
每只眼的眼外肌数目共有:( ) A. 4条 B. 5条 C. 6条 D. 7条
次要作用为外转、下转的肌肉是:( ) A. 内直肌 B. 上直肌 C. 下直肌 D. 上斜肌
次要作用为外转、上转的肌肉是:( ) A. 上直肌 B. 内直肌 C. 上斜肌 D. 下斜肌
次要作用为内转、外旋的肌肉是:( ) A. 内直肌 B. 上斜肌 C. 下直肌 D. 外直肌
次要作用为内转、内旋的肌肉是:( ) A. 内直肌 B. 上直肌 C. 下直肌 D. 下斜肌
当头部外伤导致滑车神经受损,眼部麻痹肌是:( ) A. 上直肌 B. 下直肌 C. 上斜肌 D. 内直肌
正视眼的临床标准应为( ) A. -0.25D~0 B. 0~+0.50D C. -0.25D~+0.50D D. 0~+0.25D
注视距离延长,患者可获得足够的( ) A. 视野范围 B. 放大倍率 C. 清晰度 D. 立体视觉
成人 斜视的双眼视觉改变不包括:( ) A. 复视 B. 弱视 C. 混淆视 D. 异常视网膜对应
旋转斜视的定量检查法是:( ) A. 角膜映光法 B. 视野弓检查法 C. 单马氏杆检查法 D. 双马氏杆检查法
无论遮盖任一眼,去遮眼均从颞侧向鼻侧移动,提示:( ) A. 隐斜 B. 外斜视 C. 内斜视 D. 上斜视
检查眼位时,角膜映光法发现右眼光点位于瞳孔中央,左眼光点位于瞳孔颞侧缘,交替遮盖双眼由内到正位,属于:( ) A. 显性外斜 B. 隐性外斜 C. 显性内斜 D. 隐性内斜
无论遮盖任一眼,去遮眼均从鼻侧向颞侧移动,提示:( ) A. 隐斜 B. 外斜视 C. 内斜视 D. 上斜视
患者突然出现双眼复视,伴眼球运动受限,提示:( ) A. 隐斜 B. 恒定性斜视 C. 交替性斜视 D. 麻痹性斜视
正常人的立体视约为( ) A. 200″ B. 100″ C. 60″ D. 10″
拥挤现象在()类型的患者中常见 A. 斜视 B. 白内障 C. 视网膜脱离 D. 弱视
最小调节幅度的经验公式是() A. 调节幅度=15-1. 0xAge B. 调节幅度=15-0. 75xAge C. 调节幅度=15-0. 50xAge D. 调节幅度=15-0. 25xAge
弱视是较为常见的儿童眼病,其发病率一般为( ) A. 0. 3% B. 1% C. 1. 3% D. 3%
患儿2岁,患有“双眼先天性白内障”,经白内障手术后,双眼视力无法矫正,眼底正常,该患儿可能诊断是() A. 双眼视神经发育不良 B. 双眼形觉剥夺性弱视 C. 屈光不正性弱视 D. 先天性弱视
患儿,女性,4岁,3岁左右即发现右眼视力低下。专科检查:角膜映光法-20°可以控制正位,呈交替性注视,眼部检查无明显其他器质性病变,屈光矫正:OD:+4. 50D+0. 75Cx80=0. 3;OS:+1. 50D+0. 25Cx90=0. 6.造成患儿右眼视力低下的原因是( ) A. 屈光参差性弱视 B. 双眼形觉剥夺性弱视 C. 屈光不正性弱视 D. 先天性弱视
弱视是属于() A. 先天性疾病 B. 功能性疾病 C. 原发性疾病 D. 遗传性疾病
弱视眼的视力在暗环境下会出现( ) A. 视力明显下降 B. 表现为夜盲症 C. 视力不变或者稍有提高 D. 视力明显提高
斜视性弱视的特点是() A. 外斜视较易出现斜视性弱视 B. 斜视性弱视治疗难度大 C. 弱视程度与斜视程度正相关 D. 交替性斜视容易出现弱视
患儿王某,6岁,出生2个月发现右眼内斜视。屈光:OD+3. 00DS=0. 2;OS+2. 50DS=0. 6,眼位:右+10°,右眼黄斑旁注视,左眼中心凹注视。该患者应诊断为() A. 先天性弱视 B. 斜视性弱视 C. 屈光参差性弱视 D. 屈光不正性弱视
弱视眼的视功能损害不包括( ) A. 视力发育低下 B. 同时视障碍 C. 融合功能异常 D. 复视
患儿蒋某,13岁,发现右眼视力低下3个月。屈光:OD+6. 00DS=0. 2;OS+1. 50DS=0. 9,眼位:右-10°,右眼黄斑旁注视,左眼中心凹注视。该患者应诊断为() A. 先天性弱视 B. 斜视性弱视 C. 屈光参差性弱视 D. 屈光不正性弱视
持续遮盖后视力仍无进展,则逐步停止遮盖的时限是() A. 经过6个月 B. 经过5个月 C. 经过4个月 D. 经过3个月
最常用的压抑疗法为( ) A. 压抑优势眼 B. 压抑患眼 C. 完全压抑 D. 部分压抑
正常双眼视觉形成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是( ) A. 同时视 B. 平面融像 C. 立体视 D. Panum空间
当眼球内转51°角时,下斜肌表现为( ) A. 仅外旋 B. 仅上转 C. 仅外展 D. 仅内收
屈光参差性弱视的特点包括() A. %-100.0000%常有主诉视力急剧下降 B. 早期的视力筛查是发现此弱视的主要手段之一 C. 需要配合遮盖治疗 D. 双眼视力相差往往2行以上 E. 医学配镜是治疗此弱视的主要手段之一
形觉剥夺性弱视的发病因素包括() A. 先天性白内障 B. 先天性角膜混浊 C. 完全性上睑下垂 D. 不适当遮盖 E. %-100.0000%高度屈光不正
聚散运动有哪四种聚散组成() A. 张力性聚散 B. 调节性聚散 C. 融像性聚散 D. 近感知性聚散 E. %-100.0000%病理性聚散
检查眼球运动情况的六个诊断眼位包括() A. 右上 B. 右下 C. 左上 D. 左下 E. 右侧
眼球运动检查包括() A. 扫视运动 B. 跟随运动 C. 前庭运动 D. 视动性眼震 E. %-100.0000%屈光不正
广义的眼球运动包括( ) A. 聚散 B. 调节 C. 眼睑运动 D. 注视 E. 扫视运动
理想视力表应具备哪些条件( ) A. 各行视标具有相同易读性 B. 各行视标数目相等 C. 视标间的间距比例相等 D. 行与行之间视标改变的相对比率相等 E. 大小是视标从一个水平到另一个水平的唯一重要变量
视力指关于对物体的视觉感知,包括下列哪几项() A. 光觉 B. 形觉 C. 色觉 D. %-100.0000%立体视觉 E. %-100.0000%同时视 |
|